王阳:大家上午好。首先请大家看一组数字,如图,这是去年的卫生部的权威的报告,整个心血管患者至少 是两三千万。每天死亡的人数有八千多人,每分钟六人,所以说心脑血管疾病对百姓的危害也比较大。北京疾控中心曾经做过统计80%的心脏性的猝死都在院外,等你发现就来不及救治了,所以对心血管的患者能不能早期发现对早期治疗是很重要的。
现有的医院手段基本是一个常规的心电图十秒钟,十秒钟没有问题再第十一秒钟有问题医生也没有办法。实际上很多百姓的误区,很多人平时做体检的时候,做十秒钟心电图一看没问题,以为自己心脏就没有问题了,实际上很多的问题是在生活和运动中很多的情况会出现的,这也是一个比较大的问题。
动态心电图,这是回顾性的,当时发现问题不能够及时地通知患者本人,所以也经常跟医院沟通中听到很多,带着机器等第二天机器送回来了人也死掉了。基于这样的情况,我们建立一个心脏远程的网络,这个网络大家也可以知道,是个基于物联网架构的平台。我们实际上要解决的问题,如图,这是标准的通过移动通讯来的。
我们心电更多的注重实时的传播,因为远程对心脏病患者来说可能只解决其中一方面,但是实时能不能第一时间发现他的心脏的病能够帮他来做一些治疗这是最重要的,实时上,因为大家知道国内这种平台也建了很多,实时可能也有两种方式,一种当自己发病了以后感觉不舒服的病人,可能采取人工的干预的方法,比如说发送一些信息,采集、发送、上传的方式。
这种方式可能最大的问题是因为很多心脏病是一过性的,感觉不舒服了,人工开始干预操作的时候,实际上最有价值的心电图已经采集不到了,传输又变成正常的。还有比方说晚间睡觉的时候,可能有的心脏就停格了,病人是晕厥的状态下,那个时候病人也无法进行操作的,实时也起不到作用了。
从我们来说我们比较注重的是能不能在患者发生问题的同时,自动地能够把有效的心电图能够发送到监护平台上,这个实时对整个后续的诊疗、救治更有实际意义。整个建设的平台从我们公司的体会上,我们觉得这个平台的价值取决于采集的心电的信息能不能广泛地被医疗机构所认可,能不能在真正的实际的诊疗中能够采用,能够做个非常重要的诊断,这是非常的重要。
如果说采集的信息不能被广大的医疗机构所认可,这个价值可能会大打折扣。一个监控平台需要有个终端的产品,需要具备以下几个功能。
第一、因为采集的数据很多,芯片的数据有大量是正常的心电图。这么海量的数据中能不能把异常的心电数据能够筛查出来,需要有一套智能的筛选的规则。只有这样实际上我们在有效的时间内能够获取最有价值的数据提供给医院作为诊疗。
第二、日常生活中采集的数据,不像正常状态下进行的十秒钟的检查,所以很多异常的东西不一定诱发出来,如果是广泛用于社会上的用户,我们能不能发现在一般的运动量不是很大的情况下,或者是日常的生活中,上下楼梯或者是简单的家务的过程中,他的运动的状态的干扰能不能识别出来是很重要的。否则浪费了很多监护人员的资源。